8月18日早上7點50分,鄭開分公司辦公室的張衛國、瞿猛、郭子強三人如常駕車上班。正值周一早高峰,鄭民高速上車流密集,各車道排滿車輛,空氣中滿是匆忙氣息。行至K21處時,他們發現前方發生交通事故,導致車流通行緩慢。此處是高速重要樞紐,若長時間堵塞或引發二次事故,后果不堪設想。
三人在第一時間撥通分公司養護、路產、清障救援等部門電話,通報事故位置、車輛受損情況及現場狀況,各只能部門隨即進入響應狀態。此時,養護部宋超駕車路過,見狀立即停車加入,四人匯合后迅速投入救援。
下車查看得知,首起事故為三車追尾,其中一輛車內有剛做完手術的病人,行動受限。四人迅速分工:兩人在車輛后方指揮過往車輛減速避讓,防止二次事故;另外兩人聯系交警說明情況,并協助司機快速完成現場拍照取證。僅用不到10分鐘,事故便處理完畢,三車安全駛離,路段恢復通行。而這10分鐘里,分公司分中心大屏上各部門響應動態實時更新:養護部門已調度應急機械車從最近工區出發,路產巡邏車實時更新位置,清障車輛也已整裝待發。
四人繼續前行100米,發現另一起更嚴重的事故——轎車與小貨車追尾,小轎車受損嚴重,橫在路中,車身已冒煙,隨時可能起火。他們立即從車上取來備用飲用水,合力向冒煙處潑灑,很快將煙撲滅,隨后果斷熄火車輛,徹底消除起火隱患。接著,他們疏散現場3名司乘至應急車道護欄外的安全區域,又沿著來車方向步行百余米,用路邊錐形標設置安全區域,并不停向后方車輛指揮示意減速便道,筑起第一道“安全防線”。期間,他們與分中心保持實時溝通,同步現場最新情況,為后續救援調度提供精準依據。
8點15分,養護部門應急機械車抵達,無需多言便優先清理散落物,快速展開工作;8點17分,鄭庵路產管理大隊巡邏車抵達,隊員與張衛國等人交接后接過警戒任務,按標準化流程擴大安全區域,協助維護交通秩序;8點20分,高速交警到場,路產隊員已備好事故初步情況說明,為責任認定節省時間;清障車輛也于此時按調度進入現場,精準對接事故車輛。
在各方配合下,8點30分,事故車被拖離;8點40分,最后一塊散落物清理完畢,主車道恢復通行。從發現事故到車道疏通,兩起事故僅用50分鐘。這期間,分中心全程實時監控,動態調整各部門任務,確保救援精準高效、無冗余。
這高效處置并非偶然,而是鄭開分公司“責任為先、協作至上”企業文化的體現,更是其“統一指揮、分級負責、反應靈敏、協同高效”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戰檢驗。分公司每月組織部門協同研討會,讓不同崗位人員熟悉彼此工作流程與配合要點,還建立“首接負責制”,確保任何部門接到信息都能第一時間啟動聯動,同時搭建數字化應急指揮平臺,實現信息實時共享、資源統一調度。正是這些日常積累,讓辦公室人員能第一時間準確上報信息,養護、路產等部門迅速響應、各司其職,形成強大救援合力。
從人員第一時間介入,到應急指揮中心高效調度,再到各部門快速響應、協同作戰,“各司其職、高效聯動”已成為中原高速人刻在骨子里的默契。這種團隊協作能力與應急機制,不僅在50分鐘內打通“平安通道”,更讓每一位通行的司乘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