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4年5月“亮相”以來,中原高速航空港分公司機場清障救援隊就憑著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初心,煉成了“隨叫隨到、戰之能勝”的先鋒戰隊。8名隊員分4組24小時值守,配備3噸至21噸級清障車4臺,中級應急救援員持證率50%,累計完成救援608次,拖運里程3175公里,為司乘減負12.3萬元,實現出動率、滿意率“雙百”目標。
一、專業范兒拉滿!2.63分鐘極速出擊
清晨8點的機場高速,車流已如潮水般涌來。中隊長袁海濤和隊員陳巍蹲在3噸皮卡清障車旁,扳手擰得“咔咔”作響,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滑。“剎車油管壓力正常,拖臂液壓油夠量!”兩人一邊核對,一邊在維保檢查表上勾完最后一項,聲音里滿是篤定。為了讓救援設備“隨時能上”,隊伍創新推出三級維保制度——早晚班交接時,關鍵部件必須逐項檢查。這份“較真”勁兒,硬生生把救援響應速度刷新到“2.63分鐘極速出動、14.4分鐘精準抵達”。遇上航班高峰,他們早早就備好“黃金30分鐘”疏堵預案。2025年春運,11起貨車側翻險情被高效處置,6.2萬名旅客穩穩趕上飛機;全年化解23次二次事故隱患,特殊路段事故率直降37%,安全防線越筑越牢。
二、科技+溫度!掃碼5秒定位,救援超暖心
“師傅別慌!掃護欄上的二維碼,我們馬上找到您!”電話里,袁海濤的聲音透著安心。與此同時,調度中心的訂單已同步指派——這是他們沿高速每25米布設的“智慧路標”,掃碼5秒就能聯動指揮中心,再也不用怕司乘說不清楚位置。依托智能調度平臺,人員、裝備實現“動態匹配”,司乘平均等待時間直接縮短42%。不僅快,服務更暖:他們創新打造的中原高速7+1“陪伴式”救援品牌,靠著“一快三安四心”體系(快速響應,保司乘財安、身安、心安,讓司乘舒心、樂心、悅心、誠心),已幫500多人指過路、給260多人做過心理疏導,還免費送了300多瓶水、換了60多次胎;天冷時遞過50件棉衣,下雨時送過25件雨衣。15面錦旗、10余封表揚信,把冰冷的機械操作,變成了有溫度的守護。
三、聯動顯神通!暴雨里蹚水救人,閉環服務獲點贊
“孫隊!K2匝道積水,有車出事了!”2025年7月的暴雨夜,袁海濤的對講機里混著嘩嘩雨聲。大隊長孫雪鵬抓起雨衣就往外沖,到現場時,積水已漫過小腿。“海濤,開21噸清障車跟我拖事故車!其他人幫交警疏導!”話音剛落,他瞥見事故車后座有位抱嬰兒的大姐,直接跳進水里把人扶出來,工裝褲瞬間濕透。他們還搭起“1+N”保障網,聯動交警、保險、維修單位形成“救援—理賠—維修”閉環。這邊清障車忙著拖曳,那邊交警指揮交通,保險公司定損員已在現場快速定損,還主動幫司乘聯系好維修廠。受助的李先生激動得直豎大拇指:“跑遍全國高速,從沒見過這么高效的服務!”
這些救援場景,不過是機場高速清障救援隊的日常堅守。今年汛期特大暴雨來襲,全體隊員迎難而上、雨中值守,協同交警全力打通機場應急生命通道,成功護送800余名滯留旅客安全通行。為解司乘后顧之憂,隊伍積極聯動保險公司推行“現場定損直賠”服務,將理賠周期直接壓縮70%,用效率傳遞先鋒溫度。同時,以技術革新為突破,組織研發“清障車防闖入預警系統”等5項成果,硬是把救援鏈條向前延伸、向后拓展,織密貫穿司乘出行全程的安全屏障,真正實現從單點救援到全程護航的跨越,用行動詮釋先鋒擔當!